中午,我站在學校大門口當交通導護,幫助一年級的小朋友放學。
卓新勇的母親,悄手悄腳提著一個便當在校門口。 被我一喊,她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老師啊!...」
「哎呀!我不是跟妳講了嗎?學校不喜歡家長替孩子送便當。
如果每個媽媽都像妳這樣,學校大門就擠滿了人,那樣,我們怎麼放學呢?」
「我知道!我知道!」哼!知道了還送,簡直是明知故犯。
「妳不會讓他自己帶便當嗎!」
「我知道!我知道!」這些話,不曉得說了幾次。
每次一到中午,送便當的家長和放學的一年級小朋友,常常相撞在一起,造成相當的困擾。
卓新勇是一位沈默寡言,乖巧內向的孩子。
有次上課,他竟然打瞌睡,我很訝異,把他叫起來。
「怎麼了?」他一臉迷惘站起來,不回答。
第二天上課,也是這樣,我實在受不了,狠狠地把他叫過來。
「你到底怎麼了?」
我已經氣得半死,口氣已經控制不住。
突然,他垂頭淌下淚水。我暗自一驚。
「說呀!到底為什麼上課要打瞌睡呢?」
我媽媽住院了!昨天一直在醫院陪她。」
我一聽愣住了,頓時,心中的怒氣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無限慚愧,「她為什麼住院呢?」
「是肺癌!」我一聽,心都涼到腳底。
心中想到身體贏弱的卓新勇。
如果,不幸那天來臨,他將如何繼續往後漫長的歲月呢?
想到這兒,不禁鼻酸。吃飯時,妻子在餵兒子吃飯,
我不禁想起,以前卓新勇的母親偷偷摸摸替他送便當。
第二天下班後,我騎著機車到醫院探望他母親。
幾個禮拜沒見,卓新勇的母親瘦得不成人形,蒼白的臉,光禿的頭,簡直不敢相信就是她。
她看到我,顯得很驚訝,努力想站起來,但是,一咳嗽,整個人歪了一邊。
「不要站起來!不要站起來!」
「老師!謝﹍﹍謝謝你!」她吃力喊著,眼眶消出淚水。
在醫院的走廊,卓新勇的父親對我說:「只剩下兩個月了!嗚!我﹍真的不知要怎麼辦?」他老淚縱橫。
回到學校,報告校長。
「他爸爸已經六十多歲了,現在母親又將離開人間,是不是我們可以發動全校募款。不管多少,都可以幫助他。」校長爽快答應。
經過幾天募款活動,我們總算募到五萬二千一百二十元。
把錢送到醫院時,卓新勇的母親已經在昏迷中。
「我們準備今天送他回家!」卓新勇的父親,臉形憔悴得發白。我一聽,心頭抽搐一陣。
「老師!能不能幫個忙?」
「請說!我能夠做到的,我一定答應。」
「他前幾天,一直拉著卓新勇的手,喊著:媽媽不能再替你送便當了!我想,請老師再讓她送最後一次便當,只有送便當時,他才真正感受到一位為人母親的榮耀。」 聽到這兒,我百感交集地點點頭。
中午,一輛救護車呼拉拉開到學校大門口。
卓親勇的父親和一名醫護人員,推著擔架上的人。
我淚水盈眶,站在旁邊,伴當交通導護老師。
「到了!到了!」卓新勇的父親買了一個便當,躺在擔架上的卓新勇的母親,伸出瘦細蒼白的手提著便當,在旁邊人員推送下,慢慢靠近大門口的鐵門。
在鐵門的另一邊,卓新勇伸出右手,接過母親的便當。
「媽!」卓新勇嚎啕大哭。
這時,我清楚見到她母親瘦削的臉頰,抽搐了一下,彷彿想說話,但是,又說不出來。
「媽!我不要!我不要妳走!」卓新勇呼天搶地叫著。
我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嘩嘩而落。我暗恨自己,以前是多麼殘忍!
隔天,卓新勇的母親就去世了。
卓新勇的母親出殯後。
一天, 卓新勇的父親來到我辦公室,遞給我一包牛皮紙。
老師!這是你和學生們幫助我的錢,我認為還有更多的學生,需要這筆錢,所以,還給你們。謝謝你熱心幫忙。」說完,錢一放,就掉頭離去。
這筆錢彷彿生熱似的,直燙著我心坎。
我天天找卓新勇聊天話家常。深怕他經不起喪母的打擊。
「老師!你放心!我很好!你不要一直替我擔心!」
卓新勇對我說「我很早就知道,我母親就要死了,我也不是不想聽你話,叫媽媽不要送便當。因為,一天當中,只有中午,我才能吃到我媽媽煮的飯。」
我心頭一凜,「為什麼呢?」
她很虛弱,家裡都是爸爸在煮飯。只有中午爸爸不在,她才能偷偷背著爸爸煮飯。是她堅持要送便當的。」說完,卓新勇淌出淚水。
各位∼趁著父母健在的時候,好好的孝順他們喔!
不然......將來後悔也就來不及了!
一直以為幸福在遠方,在可以追逐的未來。
我的雙眼保持著眺望,我的雙耳仔細聆聽,唯恐疏忽錯過。
後來才發現---那些握過的手,唱過的歌,流過的淚,愛過的人......
所謂的曾經,就是幸福...
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
真假和尚的迷思
问:针对最近一家庭主妇因不慎让一位假和尚入屋里,惨遭洗窃及受伤,請問明吉法師,作爲佛弟子如何面對假和尚事件?
答:根据我国的法令,出家人不许沿街募款,若是外国宗教团体欲在我国发动募款运动,也必须向警方取得一纸公函及移民厅的批准,并获得本地的宗教团体配合。针对该妇女不慎让那位身穿袈裟却冒认和尚的匪徒入屋里打窃事件,是令人感到遗憾的,公众有义务去了解正信宗教的本质,要智慧地慈悲而非滥慈悲,才能判断以宗教名义捐款的真伪。
佛教不鼓励出家人以化缘为由,当街行乞讨钱,因此不论真假和尚,公众受促勿施予金钱。出家人托钵本是用来盛装食物,不是装钱,若是用来装钱,则有违佛法。
答:根据我国的法令,出家人不许沿街募款,若是外国宗教团体欲在我国发动募款运动,也必须向警方取得一纸公函及移民厅的批准,并获得本地的宗教团体配合。针对该妇女不慎让那位身穿袈裟却冒认和尚的匪徒入屋里打窃事件,是令人感到遗憾的,公众有义务去了解正信宗教的本质,要智慧地慈悲而非滥慈悲,才能判断以宗教名义捐款的真伪。
佛教不鼓励出家人以化缘为由,当街行乞讨钱,因此不论真假和尚,公众受促勿施予金钱。出家人托钵本是用来盛装食物,不是装钱,若是用来装钱,则有违佛法。
2009年1月8日星期四
有時候您贏了,但其實您輸了!
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所租的小套房裡為著添購新家具的事情而鬧彆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剛毅木納。
過沒多久,作老公的就已處於挨轟的態勢。
不一會兒, 兩個人都嚷得精疲力盡,說不出話來,
這時前幾分鐘一直被迫採低姿態的先生忽然開口了,他感慨地對他所愛的老婆說:「老婆,就算妳講得全都對,但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雖是短短的幾個字,卻多麼值得我們這些講求「贏」為目的的現代人省思啊!
我很喜歡一句名言:「有時候您贏了,但其實您輸了!」可不是嗎?
有時候您贏了面子,但其實您輸了感情;有時候您贏了口舌,但其實您輸了形象;
有時候您贏了好處,但其實您輸了友誼 ……,
總之,有時候您看似贏了,實際上您卻輸了!
待人處事固然應該「據理」,但卻不一定要臉紅脖子粗地在那兒「力爭」!
理直氣「和」的態度,絕對比理直氣「壯」,更易為人所接受。
這世界上有四種人:
第一種人,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也不好;
第二種人,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卻很好;
第三種人,有自己的原則,也很會講理,但表達方式卻很「衝」;
第四種人,很有立場,很講道理,溝通方式也很溫和。
如果將這四種人各配上一個形容詞,我們可以說:
第一種人,是徹底的「可憐人」,因為他將一無所有;
第二種人,是鄉愿型的「濫好人」,因為他實在缺乏立場;
第三種人,是橫衝直撞的「機器人」,因為他雖然邏輯無礙,卻不懂與人相處的藝術
第四種,是「最可愛的人」,因為他們就是像天使一般。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成為「第四種人」,您才會是一個真正的贏家!
在人際互動間,您會顧此失彼嗎?您常「看似贏了,但卻輸了」嗎?實在值得您深思咀嚼之。
做人不講理,是一種缺點;做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
過沒多久,作老公的就已處於挨轟的態勢。
不一會兒, 兩個人都嚷得精疲力盡,說不出話來,
這時前幾分鐘一直被迫採低姿態的先生忽然開口了,他感慨地對他所愛的老婆說:「老婆,就算妳講得全都對,但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雖是短短的幾個字,卻多麼值得我們這些講求「贏」為目的的現代人省思啊!
我很喜歡一句名言:「有時候您贏了,但其實您輸了!」可不是嗎?
有時候您贏了面子,但其實您輸了感情;有時候您贏了口舌,但其實您輸了形象;
有時候您贏了好處,但其實您輸了友誼 ……,
總之,有時候您看似贏了,實際上您卻輸了!
待人處事固然應該「據理」,但卻不一定要臉紅脖子粗地在那兒「力爭」!
理直氣「和」的態度,絕對比理直氣「壯」,更易為人所接受。
這世界上有四種人:
第一種人,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也不好;
第二種人,沒有立場,不講道理,態度卻很好;
第三種人,有自己的原則,也很會講理,但表達方式卻很「衝」;
第四種人,很有立場,很講道理,溝通方式也很溫和。
如果將這四種人各配上一個形容詞,我們可以說:
第一種人,是徹底的「可憐人」,因為他將一無所有;
第二種人,是鄉愿型的「濫好人」,因為他實在缺乏立場;
第三種人,是橫衝直撞的「機器人」,因為他雖然邏輯無礙,卻不懂與人相處的藝術
第四種,是「最可愛的人」,因為他們就是像天使一般。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成為「第四種人」,您才會是一個真正的贏家!
在人際互動間,您會顧此失彼嗎?您常「看似贏了,但卻輸了」嗎?實在值得您深思咀嚼之。
做人不講理,是一種缺點;做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
《深藍世界》
影片《深藍世界》,描寫一批捷克飛行員在德國入侵之後,投效英軍,加入戰場的真人實事。
二次大戰結束了,身經百戰,歷劫歸來的男主角回到故鄉,去他未婚妻的家,先看到他寄養的愛犬,與那愛犬相擁。
接著看到正在晾衣服的未婚妻。未婚妻已成為少婦,見到他先嚇一跳,接著掩面哭了,說早聽說他死在戰場。
男主角立刻懂了,背著沈重的背包轉身離開,走出門,有個小女孩坐在籬笆旁。當男主角的愛犬跟著走的時候,
小女孩喊:「那是我的狗。」
男主角楞住了,先問那小女孩的名字,再對自己的愛犬說:「不要跟我,留下來。」
電影結束了。坐在一旁的女兒問:
「他為什麼不帶狗走?他已經沒了未婚妻,狗是他的,他為什麼不帶呢?」
「他自己失去了,他不要那小女孩也失去。」我拍拍女兒:「而且,他能活著回到故鄉,已經是上天保佑,
謝天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怨人。」
女兒一臉懵懂的樣子。
我笑笑: 「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天地原來可以如此寬廣,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
二次大戰結束了,身經百戰,歷劫歸來的男主角回到故鄉,去他未婚妻的家,先看到他寄養的愛犬,與那愛犬相擁。
接著看到正在晾衣服的未婚妻。未婚妻已成為少婦,見到他先嚇一跳,接著掩面哭了,說早聽說他死在戰場。
男主角立刻懂了,背著沈重的背包轉身離開,走出門,有個小女孩坐在籬笆旁。當男主角的愛犬跟著走的時候,
小女孩喊:「那是我的狗。」
男主角楞住了,先問那小女孩的名字,再對自己的愛犬說:「不要跟我,留下來。」
電影結束了。坐在一旁的女兒問:
「他為什麼不帶狗走?他已經沒了未婚妻,狗是他的,他為什麼不帶呢?」
「他自己失去了,他不要那小女孩也失去。」我拍拍女兒:「而且,他能活著回到故鄉,已經是上天保佑,
謝天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怨人。」
女兒一臉懵懂的樣子。
我笑笑: 「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天地原來可以如此寬廣,愛原來可以如此豁達。」
杯子與水的哲學
有一次,我們幾個分別了多年的同學相約去拜訪大學的老師。
老師很高興,
問我們生活得怎麼樣。
不料,
一句話就勾出了大家的滿腹牢騷,
大家紛紛訴說著生活的不如意:
工作壓力大呀,
生活煩惱多呀,
做生意的商戰失利呀,
當官的仕途受阻呀…
彷彿大家都成了時代的棄兒。
老師笑而不語,
從廚房拿出一大堆杯子,
擺在茶儿上。
這些杯子各式各樣,形態各異,
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膠的,
有的杯子看起來豪華而高貴,
有的則顯得普通而簡陋……
老師說:
「大家都是我的學生,
我就不把你們當客人看了。
你們要是渴了,
就自己倒水喝吧。」
七嘴八舌,大家說得口乾舌燥了,
便紛紛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
等我們手裏都端了一杯水時,
老師又發言了。
他指著茶儿上剩下的杯子說:
「你們有沒有發現,
你們手裏的杯子是
最好看最別緻的杯子,
而像這些塑膠杯沒有人選中它。」
當然,我們並不覺得奇怪,
誰都希望自己拿著的是
一隻好看的杯子。
老師說:「這就是你們煩惱的根源」
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
但我們有意無意地會去選擇
漂亮的杯子。
這就如我們的生活----
如果生活是水的話,
那麼,工作、金錢、地位
這些東西就是杯子,
它們只是我們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
其實,杯子的好壞,
並不影響水的品質。
如果將心思花在杯子上,
大家還有心情去品嘗水的苦甜,
這不就是自尋煩惱嗎?
過得快樂最重要啦!!
老師很高興,
問我們生活得怎麼樣。
不料,
一句話就勾出了大家的滿腹牢騷,
大家紛紛訴說著生活的不如意:
工作壓力大呀,
生活煩惱多呀,
做生意的商戰失利呀,
當官的仕途受阻呀…
彷彿大家都成了時代的棄兒。
老師笑而不語,
從廚房拿出一大堆杯子,
擺在茶儿上。
這些杯子各式各樣,形態各異,
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膠的,
有的杯子看起來豪華而高貴,
有的則顯得普通而簡陋……
老師說:
「大家都是我的學生,
我就不把你們當客人看了。
你們要是渴了,
就自己倒水喝吧。」
七嘴八舌,大家說得口乾舌燥了,
便紛紛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
等我們手裏都端了一杯水時,
老師又發言了。
他指著茶儿上剩下的杯子說:
「你們有沒有發現,
你們手裏的杯子是
最好看最別緻的杯子,
而像這些塑膠杯沒有人選中它。」
當然,我們並不覺得奇怪,
誰都希望自己拿著的是
一隻好看的杯子。
老師說:「這就是你們煩惱的根源」
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
但我們有意無意地會去選擇
漂亮的杯子。
這就如我們的生活----
如果生活是水的話,
那麼,工作、金錢、地位
這些東西就是杯子,
它們只是我們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
其實,杯子的好壞,
並不影響水的品質。
如果將心思花在杯子上,
大家還有心情去品嘗水的苦甜,
這不就是自尋煩惱嗎?
過得快樂最重要啦!!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腊八节快到了,记得吃八宝粥哦!!…
很早以来,中国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过“腊八节”的风俗。相传当年释迦牟尼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
佛教认为食粥有很多好处,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习惯。至于腊月初八煮腊八粥就更讲究,通常都用莲子、红枣、薏仁、云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种东西一起煮,称为“八宝粥”。不仅粥煮得好,而且煮得特别多,以满足前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的需要。有的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过佛的粥特别吉祥,不仅自己食用,有时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这样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值得一提的是,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成道、涅盘都在5月的月圆日并于这一天举行浴佛等盛大的纪念活动。因此,腊八节吃腊八粥可以说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节日风俗。
@幸福的人@

